当前页面: > 企业动态 >
工信部:出台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文件——数商企业将创造万亿市场价值
发布者:一、我国数字产业持续增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数据,2024年,我国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35万亿元,同比增长5.5%;实现利润总额2.7万亿元,同比增长3.5%。数字产业直接从业人员数达到了2060万人。
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上,我国数据资源生产总量持续攀升,2024年同比增幅预计超过20%。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已于3月1日上线。
这一数字意味着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进入新阶段,折射出数字经济时代的深层变革。在数据要素价值重估、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政策体系完善的三重驱动下,中国数据交易市场正在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跃迁。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3.9万亿元,较2022年增长3.7万亿元。到了2024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更是增至63.2万亿元。同时,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了42.8%,比2022年提升1.3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6.45%,数字经济有效支撑经济稳增长。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进入加速发展周期,规模由2012年的11.2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3.9万亿元,11年间规模扩张了3.8倍。其中,数字经济规模由10万亿元增长至30万亿元用了约年时间,由30万亿元增长至50万亿元,仅用了4年时间。
二、数字产业活力非凡、数字产业形态多样
近年来,我国数字产业蓬勃发展,数字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赋能千行百业。
从产业活力来看,原生鸿蒙系统正式发布,成为继IOS和安卓之后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两重两新”政策拉动叠加全球市场需求复苏,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保持较高投资热度。
从产业生态来看,围绕信息通信、人工智能、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数字领域,已布局建设了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数字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产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数字技术服务商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
当前我国数字产业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将推进原创性数字技术攻关,聚焦人工智能、关键软件、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助力科技成果产业化,持续提升数字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国家数据局:推进高质量数据供给,推进数据流通交易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持续推进高质量数据供给。高质量的数据供给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不竭动力。人工智能时代,Token作为模型处理文本的最小单元,通常是指一个单词或者单词的一部分、字符或者其他有意义的文本片段,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衡量标准。据有关机构研究表明,2024年初,中国日均Token消耗量为1千亿,现在每日消耗量已经达到10万亿级,1年增长100倍。
基于我国海量数据资源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将加快推动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产业赋能、终端应用和场景培育相结合。积极引导做好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工作,“人工智能+”行动到哪里,高质量数据集的建设和推广就要到哪里。进一步推动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同时,要持续推进数据流通交易。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人工智能+”行动是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的。当前,全国数据系统正在加快建设高质量数据集,高质量数据集也已经开始在数据交易所挂牌交易。有关研究表明,2024年,中国数据生产量同比增长20%,数据流通交易量同比增长超过30%。将逐步完善数据市场规范,构建数据流通交易标准体系,细化流通交易规则,推动发布数据流通交易标准示范合同,降低数据流通交易制度性成本,提升数据流通交易效率,更好地助力“人工智能+”行动。
具体来说。
1.在持续推进高质量数据供给方面。将基于我国海量数据资源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加快推动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产业赋能、终端应用和场景培育相结合。积极引导做好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工作,进一步推动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
2.在持续推进数据流通交易方面。将逐步完善数据市场规范,构建数据流通交易标准体系,细化流通交易规则,推动发布数据流通交易标准示范合同,降低数据流通交易制度性成本,提升数据流通交易效率。
3.在持续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方面。推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和要素化,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注入新动能。加快大数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梳理大数据领域技术图谱,推动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探索,完善工业领域大数据标准体系,开展产品主数据、工业数据空间等试点。
4.持续深化数据管理国家标准(DCMM)的推广应用,加快构建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提升企业数据管理意识和能力。
四、工信部:将出台促进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文件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王彦青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协同各地区、各部门研究出台促进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文件,从三个方面来推动数字产业发展取得更高的成效。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推进原创性数字技术攻关,聚焦人工智能、关键软件、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深化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助力科技成果产业化,持续提升数字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推进产业协同。实施数字产业优质企业培育工程,建立多层次、分阶段、递进式企业培育体系,培育一批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开展数字产业集群梯度培育行动,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优势,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三是深化国际合作。充分发挥“一带一路”、G20等国际合作机制作用,推动构建金砖国家数字产业生态合作网络,加强与世界各国在技术、标准、人才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共同开创数字经济发展未来。
五、数商企业蓬勃发展,创造万亿级市场价值
2024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63.2万亿元,我国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35万亿元。当数据要素真正成为新时代的“石油”,其引发的不仅是市场规模的量级跃升,更将催生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
基于数据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数字企业正在蓬勃发展。上海数据交易所构建的“数商”生态体系已集聚800余家专业机构。深圳数据交易所探索的“跨境数据流通沙盒”机制,为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要素跨境流动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近日,浙江数商联盟在杭州正式成立。浙江数商联盟的成立旨在聚集、培育、壮大浙江数商群体,繁荣数据要素市场,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浙江是数字经济大省,也是培育数商的先行省份。2022年,浙江率先启动“产业数据价值化改革”,首次提出“培育壮大数据市场主体,发展浙江数商”。浙江计划用三年时间培育浙江数商1000家。
------------------